慢城池上
                
            
        
            池上鄉是世界知名的觀光旅遊小鎮,不僅有「伯朗大道」和「大坡池」等具有永續生態的地點,也生產出最高品質的「池上米」和各種米製產品。本鄉特有的人文藝術與多元民族傳統文化,讓遊客不辭千里來到這裡長住,享受慢活好時光。多年來,本鄉公所除了積極推動地方產業發展、拓展永續生態農業、開發自然觀光資源、保護傳統文化與推廣在地美食等.近年來,也成功建立鄉鎮品牌與國際接軌,凝聚居民共識並提升居住環境品質,成為融合傳統文化與產業創新的慢活優質城鎮。
            2024 慢城論壇於台灣美麗的池上鄉舉辦,這是一場聚焦於全球慢城運動發展的國際盛會。池上鄉作為台灣的第六座國際慢城,因其純淨的自然環境、豐富的農業文化以及堅持的環保理念,成為本次論壇的理想地點。國際慢城運動源於意大利,主張在都市發展中注重生活品質、環境保護以及文化傳承。此次論壇旨在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慢城代表、專家學者和社區領袖,共同探討如何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推動永續發展、提高社區生活質量,並分享成功的慢城經驗和創新實踐。
        
    
                國際慢城與世界接軌
                慢城推動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聯合國會員國所簽署的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議程(Agenda 30),已正式於2016年1月1日啟動。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聯合國所訂定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希望可以融入普世標準、永續的整合多元性、整體社會大轉型、強化與氣候問題的連結,並追求和平、公正、包容。
            從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角度切入,所謂的「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就是透過人文關懷與價值創新的角度,探討各地區域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所面臨的困境。發掘在地社區、人文特色及產業發展需求,協助解決問題,以及充分發揮資源整合角色。為了讓各界能更瞭解台灣慢城聯盟所舉辦的年會能更具永續發展目標,本次年會經過與利害關係人討論及盤點後,將以指標3「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4「優質教育」、6「清潔飲水與衛生設備」、7「負擔得起的清淨能源」、 11「永續發展的市鎮規劃」、12「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15「陸域生態」、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等框架為核心,創造慢遊、慢食、生態農業的價值,並將經驗向外擴散。
        
    
                國際慢城指標
                
            
        
            國際慢城主要是位在義大利奧維多(Orvieto)總部的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推動,主要希望將慢食、慢遊及慢活,融入小鎮居民的生活中。認證必須符合七大面向、八大公約及72項指標。至2024年10月止,全世界共有301個城鎮被認證為國際慢城,其中台灣共有苗栗縣三義鄉及南庄鄉、嘉義縣大林鎮、花蓮縣鳳林鎮及屏東縣竹田鄉與台東縣池上鄉共有6個鄉鎮獲得國際慢城認證。
            推動國際慢城七大面向包括:「能源及環境政策」、「基礎設施政策」、「城市生活品質與政策」、「農業、旅遊和手工藝政策」、「熱忱接待、自覺意識與培訓政策」、「社會凝聚」及「合作夥伴關係」等。提倡利用現代技術來改善環境與市鎮生活的品質,並透過共同遵守八大公約:「人口不超過 5 萬」、「致力於保護與維持純淨的自然環境」、「大力倡導與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培育本地文化,保護當地風俗習慣與文化資產」、「推行健康的飲食方式與生活方式」、「支持當地手工藝人與本地商業的發展」、「熱情接待外來客人」及「鼓勵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培養公民意識」,來保護當地傳統及文化,促進形成地區特色。